










春風輕拂府城,綠意漸染山林,與車主們共赴與自然共鳴的專屬饗宴。
穿梭鬱鬱翠林,馳騁繚繞於阿里山,細細品味在地茗香,茶韻沁入心脾,為旅途增添一抹靜謐與愜意。沉浸在雲海飄渺間,盡享片刻自在安逸。











永三汽車集團攜手 KTM Sportcar,3月18日正式發表 KTM X-BOW 最新道路版本車型 X-BOW GT-XR,延續品牌Ready to Race 核心信念,勢在打造最接近純種賽車的道路操駕體驗,侵略感十足的空力線條及獨特類戰鬥機座艙車門啟閉設計,啟動每次震撼感官人車駕馭。
KTM Sportcar 跑車品牌總部位於奧地利格拉茲 (Graz),承襲 KTM Ready to Race 核心信念,將深厚賽事經驗與競技熱忱延伸至四輪市場,攜手業界頂尖技術夥伴開發限量生產的 X-BOW 車型,自 2008 年以來推出 X-BOW R、RR、GT、GT4、GTX 及 GT2 等版本,積極投入汽車賽事並收穫出色成績。而最新的道路版本 X-BOW GT-XR 延續來自 LMP、GT 賽事組別競技風格,大量轉植 X-BOW GT2 車輛設定,經工程團隊專屬調教並完成數千公里的賽道與道路測試,勢在打造最接近純種賽車的道路操駕體驗。
極致輕量設定 強悍操控實力
KTM X-BOW GT-XR 全車結構緊扣極致輕量訴求,採用與知名賽車製造商 Dallara合作開發的單體碳纖維車體以及大量碳纖維部件打造而成,最輕車重僅 1,130 公斤。動力核心搭載2.5 升五缸渦輪增壓引擎,重新調教後可輸出 500PS 最大馬力與 581Nm 峰值扭力,配置七速雙離合變速箱達成 0-100km/h 僅 3.4秒、極速 280km/h 的強悍性能表現,操控導向的後驅設定搭配機械式限滑差速器,精準調節彎中動力分配展現出色動態循跡表現。懸吊幾何部分,X-BOW GT-XR 前後軸皆採雙 A 臂獨立式懸吊設計,將賽車及高性能跑車最適的前軸推桿式減震系統直接安裝於單體碳纖維車體,優化整體空力佈局,此外更配置三段可調式前防傾桿及外傾角快速調整機構,根據不同駕駛情境精準平衡賽道及公路設定,搭配Brembo 制動系統及義大利 OZ Racing 輕量鍛造輪圈進一步減輕簧下重量,帶來競技感十足的操控體驗,完美詮釋 Extreme Racer (XR) 之名。
震撼感官設計 純粹人車駕馭
全新 X-BOW GT-XR 由 KISKA 設計公司大膽描繪藍圖,以 F35 戰機流線身形為靈感,將 LMP 及 GT 組別賽事競技風格與空力科技轉化為侵略感十足的低伸寬延車身線條,打造震撼感官的車輛設計與駕馭體驗。類戰鬥機座艙車門設計尤為點睛之筆,宛若無重力的啟閉作動極具未來感,更為每次出行增添濃烈戰鬥氛圍。碳纖維座艙車門框架取代傳統防滾籠設計,經德國 TÜV Rheinland 車頂強度測試,其輕量化結構可承受高達 11 噸重量,確保激烈操駕時的人車安全性,更透過巧妙設計將 A 柱極窄化並整合進前擋曲面結構,搭配電子後視鏡提供無與倫比的全景駕駛視野。內裝則延續純種賽車風格精簡所有內飾部件,整合 LED 螢幕的快拆式賽車方向盤提供駕駛所需必要資訊,四點式賽車安全帶、輕量化賽車桶椅、可前後滑移調整的踏板固定座皆凸顯其競技風格,打造最純粹的人車駕馭體驗。
客制選色部件 強化性能氛圍
此次 X-BOW GT-XR 實車正式亮相,首輛導入台灣的 X-BOW GT-XR 以 Beluga Black 自選色亮面碳纖維包覆車身,搭配 Gold Gloss GT2 造型單孔輪圈、紅色煞車卡鉗及前軸懸吊圈簧打造極具侵略性的視覺風格,而車側 100 Limited Edition 紅色字標僅出現在首一百輛生產下線的 X-BOW GT-XR,更顯其限量獨特性。廠車風格的極簡內裝中選用與限定字標和卡鉗同色的紅色對比色縫線,車頂及座墊同樣以紅色六角形格紋縫線呼應外觀亮點,透過客製選色部件及賽車風格元素的巧妙搭配,傳遞性能張力氛圍。此外,首度現身的電磁橘 X-BOW GT-XR 則配置 Star Graphite Y 型設計標準輪圈及橘色卡鉗,車頭亮面碳纖維 KTM Logo、引擎蓋橘色字標及內裝橘色對比色縫線等細節點綴,宣示其運動化個性及速度美學,駕駛後方多達 160 公升的行李廂空間選用織布包覆,現場特別展出 Meindl 專屬行李套件,結合 96 公升油箱、KW 車頭抬升懸吊套件,展現超級跑車少有的空間實用性與長程駕途體驗。




完美傳承Continental GT家族過往21年的傲人成就,以完美融合強勁性能、豪華精緻手工技藝及日常實用性的終極訴求,不斷精進Bentley雙門車型,將最新第4代Continental GT呈現在世人眼前。
綜觀車輛與內裝的全面革新,現代化且力求簡潔的細節來自蘊藏於Bentley 客製車型Bacalar和Batur的品牌DNA,搭載嶄新頂尖性能混合動力單元,4.0升V8汽油引擎整合可輸出190 PS的電能馬達,成就最大馬力 782 PS、達到4位數字的 1,000 Nm扭力峰值。擁有超跑級的3.2秒0-100 km/h加速,更兼具友善環境的81 km純電行駛距離,貼近日常移動實用性。
藉由V8引擎與電能馬達的雙效結合,全新Continental GT因而能強化全速域的輸出表現。低速域電能馬達的強力推進與加速延伸至中速域,結合更加進化的V8燃油引擎,形成全面提升的性能表現。Bentley工程師進一步運用十字曲軸的優勢,不需人工或電腦模擬音效,即能給予澎湃激昂的排氣聲浪。
頂級動力配置全新底盤設計,雙氣室與氣壓彈簧搭配雙閥門阻尼懸吊系統,重新調校Bentley動態駕駛系統 (Bentley Dynamic Ride) 的48V電子防傾桿、eLSD電子限滑差速器及扭力向量分配系統,結合49:51的前後車身配重,不但為Bentley首度偏後軸取向,更將強勁輸出適切轉化為行雲流水的車輛表現。
新世代外觀延續Bentley的設計進化,堪稱Continental GT車系20年來最與眾不同的車頭概念,也是自1950年代至今,首度迎來單側單眼頭燈回歸。全車力求簡潔與完整的線條,型塑更具肌肉力量感以及精練的造型,猶如猛虎在狩獵狀態下蓄勢待發。矩陣式頭燈包含120顆LED,水平式燈眉成為最顯眼的特色。燈具上半部傳承Bentley著名水晶切割頭燈,下半部則是運動化的光雕圖騰,以更加寬廣的視野、降低明暗區塊落差來強化功能,讓駕駛能不費力且輕鬆地辨識道路,進而提升駕駛體驗。
車尾設計同樣迎來新世代語彙,整合至後行李箱的尾翼在將線條簡化概念之中供給下壓力,而無需電動擾流板。後保桿與排氣管造型則使車尾看起來更加低趴且整合為一體。以立體鑽石紋路橫跨表面的尾燈,點亮時猶如熔岩流瀉,並向兩側延伸呼應車尾整體概念。
全新第4代Continental GT呈現最先進的動力科技,不僅具備29 g/km的低碳排放,純電行駛里程更可達最多81公里,將豪華舒適的品牌基因推至更高標竿。以耳目一新的現代設計,兼容力量與優雅的線條,加以頂級性能表現,再次塑造極致跑旅嶄新風貌。混合動力單元以劃時代的駕馭體驗,呈現無與倫比的操控樂趣、以及電能行駛的豪華優雅氛圍,讓每趟旅程皆是一種難忘的頂尖享受。
Bentley Taipei 02-2627-1890
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一段238號
Bentley Taichung 04-2475-3688
台中市西屯區龍富路五段185號
Bentley Kaohsiung 07-341-6888
高雄市左營區博愛四路192號

BAC自2023年3月起宣布進軍台灣,積極拓展全球市場。BAC攜手永三汽車獨家提供完整的銷售、保修及後勤服務,今日於台北內湖展示BAC MONO、MONO R車型,期盼為台灣頂尖買家及層峰客群帶來賽道專屬的單座競技樂趣。BAC全球銷售總監Chris Lockhart表示:“如今,BAC MONO是一款全球公認的超級跑車,出口至全球46個地區,將帶給車主極致的駕馭巔峰樂趣。”
全新MONO結合視覺張力與極致性能
BAC的全新MONO車型設計理念融合了獨特造型與功能,打造出極強視覺張力與極致性能兼具的輕量化競技跑車。MONO以全新美學設計,受到科幻空間的啟發,展現出未來主義風格。同時車身保持輕盈,但卻不失強大性能。經過全面重新設計,MONO R和新款MONO將繼續延續品牌設計理念,成為未來跑車的新典範。
動力系統強化與性能突破
全新MONO車身核心搭載2.5 升自然進氣4缸的動力系統,經過升級後以提供最完美的動力展現,轉速最高可達到 8,000 rpm,並輸出320 PS及313 Nm,除了出色的動力性能外,MONO的重量功率比,車重僅570 kg,每噸動力達到 553 bhp。無論 MONO 遇到任何駕駛環境,精心設計的動力系統都能確保線性且漸進式的性能。更精巧的碳纖維進氣結構和高效的過濾系統使得 MONO 的中速扭矩更加平滑。精確的
前後分配重量49:51,進一步提升車輛的靈活性和穩定性。極輕量化車身結構加上高性能動力,使 MONO從 0 到 100 km/h 加速僅需 2.7秒。目前 MONO 已在全球各大賽道上打破了超過 10 個量產車輛圈速紀錄,彰顯了其在賽道上的卓越表現。
MONO R 同樣搭載2.5升自然進氣4缸動力系統,憑藉著BAC優秀的工程師團隊和長期合作夥伴Mountune,MONO R動力達到348 PS、330 Nm。BAC和Mountune為了達到動力目標,進行了大量的技術升級,包含增加汽缸孔徑和減少新的鍛造曲軸行程,以提升動力和扭矩輸出,並將最高轉速提升至8,800rpm。車身結構大量採用碳纖維及石墨烯材質,車身重量僅555 kg,0-100 km/h 加速僅需 2.5秒。新的賽車靈感啟發的壓縮空氣系統,進一步提高了動力輸出,而更高規格的電子油門系統則使加速反應更快。
BAC品牌創立與核心價值
Briggs Automotive Company (BAC)成立於2009年,由Briggs兄弟Neill和Ian於利物浦創立,旨在為世界打造一款超跑,無論在公路還是賽道上都能提供最純粹的駕馭樂趣。其設計和工程上的堅持贏得了全球媒體的讚譽,輕量化的核心原則被讚譽為最大程度提升了駕駛者的參與感和享受。通過BAC客製化計劃,設計團隊與客戶攜手客製每輛MONO,滿足其特定需求。BAC設計始終以駕駛者為中心,MONO及MONO R採用最純粹的賽車技術,被譽為駕馭者的終極夢想車款,回饋最熱血的駕馭體驗。

Aston Martin 傳承品牌熠熠生輝賽道血統的最新力作 – Vantage 正式登台,於華山 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辦發表會活動,同台展出傳承品牌賽車血脈之作 Vantage Le Mans,展現品牌承先啟後與創新之意。
- 全新 Vantage 奠定前置引擎後輪驅動跑車的權威地位
- 4.0 升 V8 雙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 665 PS 及 800 Nm 的強勁動力,0-100 km/h 加速僅需 3.5 秒,最高時速可達 325 km/h
- 底盤與動力經過大幅提升,輔以 50:50 車身完美配重,提供絕佳駕馭感受
- 搭載級距領先的主動車身動態系統、Bilstein DTX 自適應避震系統、電子後差速器 (E-diff) 及 Aston Martin 專屬 21吋 Michelin Pilot S 5 胎款
- 品牌新世代奢華內裝與自主研發資訊娛樂系統,全面升級座艙體驗

- 全新 Vantage 奠定前置引擎後輪驅動跑車的權威地位
- 4.0 升 V8 雙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 665 PS 及 800 Nm 的強勁動力,0-100 km/h 加速僅需 3.5 秒,最高時速可達 325 km/h
- 底盤與動力經過大幅提升,輔以 50:50 車身完美配重,提供絕佳駕馭感受
- 搭載級距領先的主動車身動態系統、Bilstein DTX 自適應避震系統、電子後差速器 (E-diff) 及 Aston Martin 專屬 21吋 Michelin Pilot S 5 胎款
- 品牌新世代奢華內裝與自主研發資訊娛樂系統,全面升級座艙體驗
- Aston Martin 全新 Vantage GT3 賽車同步亮相
2024年2月12日,Aston Martin 正式推出傳承品牌熠熠生輝賽道血統的最新力作 – 全新 Vantage。在 Vantage 車型 74 年的悠久歷史中,她始終是Aston Martin 以駕駛者為中心的代名詞。Vantage 代表速度與性能,提供駕乘者前所未有的感官體驗,是 Aston Martin 為純粹跑車愛好者打造的一輛內外兼具且擁有完美操控性能的英倫強悍勁駒。
Vantage 來由起源於 1950 年,當時 Vantage 之名首次用於經過賽車驗證的 DB2 的升級動力套件,而以Vantage作為正式車名則是1964年的車款 DB5 Vantage,成為該系列的旗艦產品。時間來到 1970 年初,品牌推出獨立 Vantage 車型,自此開始,Vantage 便在 Aston Martin 車型陣容中扮演著舉足輕重之角色。
全新 Vantage 蘊含 Aston Martin 111 年歷史的造車精華,同時隨著品牌進入嶄新時代;車隊在 2023 年 F1 賽事屢獲佳績,更在國際 GT 耐久賽中以 Vantage 賽車多次奪冠;本次同台登場的全新 Vantage GT3 賽車將持續為 Aston Martin 角逐榮耀。
動力輸出大幅提升 性能全面更上層樓
全新 Vantage 搭載經 Aston Martin 工程師團隊大幅升級的 4.0 升 V8 雙渦輪引擎與 ZF 8 速自排變速箱,採用全新的凸輪軸、優化的壓縮比、尺寸更大的渦輪及強化冷卻能力,提供 665 PS 及 800 Nm 的動力輸出,相較上一代 Vantage 分別提升 30% 及 15%,為有史以來最大幅度之進化,同時技術團隊創造出更具識別度的引擎聲浪。全新Vantage 自靜止加速至 100 km/h 僅需 3.5 秒,極速高達 325 km/h,是 Vantage 量產車型中加速度最快的一部全新力作。
首次搭載於 Vantage 的彈射起步系統可在起步過程中將抓地力保持在最佳範圍。此系統與動力單元、變速箱與車身動態穩定系統(ESP)完美搭配,在車輛條件允許下釋放最大扭力,駕駛可藉由可變循跡控制系統(ATC)進行設定,精確調節起步時的車輪打滑量,亦可將其關閉,完全自主控制油門。
動力大幅提升後,散熱效率成為首要任務,團隊進行冷卻系統的重新設計,包括在渦輪增壓冷卻水路新增低溫散熱器,而機油冷卻器表面擴展200% 後,冷空氣進氣量可增加 50%,大幅提升車輛溫度控制效能。
車輛動態控制輔助 實現卓越操控性能
全新 Vantage 採用 Aston Martin 最新一代黏合鋁質結構及車身強化部件,提升車身整體剛性,結合 50:50 完美配重與先進懸吊系統,為卓越駕駛體驗奠定基礎。結構強化之處包括重新設計的前車身橫樑與前雙A臂避震鎖點,進而提升轉向手感,同時配有更為堅固且輕量化的引擎上拉桿,加強前避震塔頂間的扭曲與橫向剛性;後懸吊塔頂經補強後剛性更提高了 29%,將忠實反應於操駕精確度、平衡性與駕駛回饋。
新型自適應可調避震系統與上一代對比提升 500% 可變作動區間,搭配電子輔助轉向系統 (EPAS) 與非隔離轉向柱的設計,呈現最直接的路感及細膩轉向回饋,EPAS 具有 12.8:1 的恆定齒比、可變速度感應輔助與左右 2.27 圈之設定。可變輔助力道與駕駛模式結合,當駕駛選擇賽道模式時方向盤將變為更為重手,性能得以發揮極致。
Michelin 專為 Vantage 量身訂做的 Pilot Sport S 5 胎款採用獨家配方,並由 Aston Martin 動力團隊參與調校,打造品牌最注重駕駛體感之車型,呈現敏銳回饋與高抓地力特性。全新 Vantage 標配 21 吋鍛造合金輪圈,運用高科技模擬系統減去多餘重量,兼顧設計美學與輪圈剛性。煞車方面,Vantage 標配前 400 mm、後 360 mm 打孔碟盤,強化散熱與抗衰減性能,煞車倍力器同時經過調整,踩踏感受更為紮實,有助於精準煞車控制;品牌更提供陶瓷碳纖維煞車 (CCB) 作為選配,與標準煞車系統相比減輕 27 公斤簧下重量。
Aston Martin 研發團隊將 Vantage 出色的底盤結構與當代電子系統結合,創造出無與倫比的動態特性。全新 Vantage 優異的操控性能關鍵在於主動車輛動態控制系統,該系統綜合動力輸出、煞車系統、E-diff 與六軸車身動態感應器,建立車輛行進時的數據資料庫,並應用於電子穩定車身系統(ESC),無論是道路行駛或賽道激烈操駕,得以不間斷地最佳化車輛油門、煞車及轉向回饋。
全新 Vantage 搭載首見的可調式牽引力控制系統(ATC)。除了可選擇濕滑、一般模式及賽道ESC模式外,駕駛可透過 ATC 調整旋鈕降低或增加車輪打滑量,進而控制操駕強度,逐步掌握打滑時的車身動態,最終完全掌握油門和轉向。
洗鍊肌肉美型外觀 英紳氣場翩然襲來
全新 Vantage 為呼應性能方面的巨幅提升,設計團隊自品牌旗艦超跑 One-77 中汲取靈感,車身加寬 30 mm 以強化肌肉造型,營造蓄勢待發姿態。矩陣式 LED 頭燈與日行燈相互輝映,顯現 Aston Martin 新世代家族特徵;辨識度極高的水箱護罩也增大38%,使空氣流量增加29%,大幅提升冷卻效果;經典的 Aston Martin 車側飾條再次回歸,成為兩側通風口的視覺焦點。無邊框後視鏡與新式車門把手同時搭載於全新 Vantage,而加寬的車尾、側進氣孔和直徑更大的四出排氣尾管使整體辨識度更為鮮明。
極致奢華質感內裝 完美揉和運動氛圍
全新 Vantage 內裝導入品牌新世代俐落設計,一氣呵成的優美線條營造簡潔駕乘環境;頂級手工縫製皮革打造舒適愜意空間,從細長形空調出風口、資訊娛樂系統螢幕到中控檯上排列井然有序的實體按鈕,全新 Vantage 內裝堪稱感官體驗及功能性的完美融合。新一代資訊娛樂系統採用 10.25 吋觸控螢幕,具備單指和多指手勢控制功能,並保留檔位、駕馭模式選擇、加熱和通風椅等功能的實體按鈕,便利車主直覺操作,專注於駕馭體驗。
全新 Vantage 標配 Aston Martin 390 瓦 11 支揚聲器音響系統,具有環繞聲模式與 QuantumLogic® 音效處理功能,營造身臨其境之音場;而 Aston Martin 與合作夥伴 Bowers & Wilkins 開發的環繞音響系統是音響愛好族群的最佳選擇,根據 Vantage 內部空間進行專屬聲學設計,搭載共 15 支揚聲器、雙擴大機的 1,170 瓦音響系統,提供全新 Vantage 動感沉浸的環繞體驗。
與所有 Aston Martin 車型相同,全新 Vantage 客戶可透過 Q by Aston Martin 客製化服務探索無限可能,從小細節到全定製內容皆可創造專屬於車主的獨特配置旅程。
全新 Vantage 將於2024年第一季開始生產,並計劃於 2024 年第二季開始首批交付。全新 Vantage 為樂於挑戰速度的駕駛者樹立純粹駕馭的新標竿。